93 武林逸闻-《港岛旧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因为他在报社上班每个月也就一百七十块。
    以他平时的写作速度,一个月下班时间搞一万轻轻松松,狠一点都能搞三万出来。
    “行!”
    陈文统咬牙答应。
    猪油仔面色惊喜:“多谢梁先生,写完稿子交到湾仔的《东方日报》就行,稿费报社会给你结算。”
    “来,这是两百四十块,一年的奖金拿好。”他竟然直接就在口袋里掏出一摞港币放到陈文统手中。
    陈文统收下港币握在手里竟然有些不真实之感,可没等道谢猪油仔就带着人跑走了。
    “收了别人钱,不可能不干活呀。”陈文统心里感慨一声,拾阶进入报社大楼,刚来到办公桌放好东西,打算照旧去给盆栽浇水,同桌对面的查娘镛就道:“刚刚朱先生找你了?”
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陈文统点头答应,似有些自愧,查娘镛则道:“一个字一仙,价格不错,你家里困难可以写写。”
    陈文统早就猜到朱先生肯定会再找对方,心里并不意外,因为,他父亲前年刚刚过世,来到港岛安身日子难捱,不像查娘镛一样有家人帮衬,自然没对方的清高与骨气。
    当然,他本人也是不爱写武侠的,无它,写出来读者不多,哪有写专栏那样受人追捧?
    “查生,你文笔比我好,或许可以谈个更好的价格,我观他们报社很爱才,想来是会答应的。”陈文统突然道。
    查娘镛摇摇头:“那间小报社又是写狗经,又是要搞武侠,没前途的,浪费精力。”
    “写武侠哪有写文人茶座舒服,要我讲,我宁愿饿死,我都不会写武侠。”他说完喝一口茶水。
    陈文统笑道:“一个字一块钱写不写?”
    查娘镛表情一愣:“真的假的?”
    “当然是假的。”陈文统笑出声来:“哪里有一字一元的稿费,我先写到天荒地老。”
    事实上,没有文人一开始就想要写武侠的,包括“梁宇生”,“金镛”个个都是见钱眼开的货色。
    对于他们这种文人而言写文章是高高在上,写要伺候读者,能一样吗!唯有看见巨大利益才可能放下傲气甘心读者服务。
    何定贤收到“梁宇生”答应为《东方日报》写的消息,心里感觉开心之余也觉得正合情理,因为“梁宇生”不像“金镛”一样具有文坛背景(金镛表哥是新月派代表徐老师,父亲与矛盾为同学,与鲁迅先生是同乡,浙帮文人在文坛势力极强),所以梁宇生肯定更愿意折腰一下。
    另外,金镛不管是在商业还是文坛上,其实都有很强野心和抱负的,属于自命不凡,野心勃勃之辈,相较而言,梁宇生也更好说话,不容易跑路。
    有一个“梁宇生”做台柱子,再招几个逃港文人凑凑班子,武侠连载就算是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,东风则在“武林”之中。
    (本章完)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