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七章 准备开团-《北明不南渡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既定的任务,完成的顺利程度,超出预计,在四月初七的时候,二路军拔下沈阳。
    进一步压缩了鞑清的生存空间。
    前线,不断向五路军和三路军,传达了捷报。
    阎应元在锦州收到军报后,整理成了塘报,准备呈交给朝廷,让圣上能够及时得知前线的状况。
    “清虏如此,怕是暗有图谋?”袁枢也看到了军情的内容,忍不住说道。
    “估计是想收缩兵力,各个击破吧,清虏似乎也只能用这个法子了。”阎应元不动声色,继续写着塘报。
    一旁的夏完淳在给阎应元磨墨,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把总,他和袁枢阎应元的关系,比较轻易的便建立了起来。
    不过留守于五路军太过于平淡,平时除了训练,睡觉似乎并没有什么事情能做。
    唯一的好处就是,前线的军情,都会汇总于五路军,锦州主营之中。
    然后再向朝廷和三路军的主将戚宗明传达。
    所以,夏完淳还是能够清晰的了解前线的局势。
    但,毕竟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的枢纽,他们可以对局势评头论足,却不能做出任何决定。
    “三路军怎么样了?”夏完淳问道。
    主攻方是三路军,一二四五,都是起到辅助牵扯作用。
    荟萃了征东军最为精锐的兵力,征讨的成败,最关键的便在于三路军之上。
    “三路军还没消息。”阎应元摇了摇头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灭清战的第一场战役,便发生在三路军之中。
    西沙埔的北岸,清军设下了伏击圈,先锋进入明军,在西沙埔遭遇了阻击。
    被突然袭击之后,显然阵型和准备都有些不足,产生了一定的伤亡之后,后续得部队抵达,参与伏击的清军才撤离。
    战役很小,双方互有伤亡,但只在百余人的范围内。
    对于全盘的胜负,似乎影响并不大。
    只不过,先失了一局的情况下,让戚宗明很不爽,接下来的行军之后,各部更加小心。
    对于可能藏有敌人的地形,非常小心谨慎。
    宁愿推进的慢一些,也绝对不愿意再吃亏受损。
    松子岭那边林木茂盛,更是感觉到岭上的树木有诡异的晃动,还有若有若无的炊烟直上天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