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事急从权吧,等以后条件好转了再调整政策就是。饭要一口一口吃,不能因为害怕噎着就饿肚子不是。 若是现在不用自卫队这种形式向西伯利亚一带渗透,就会被罗刹人钻了空子,将这一地区变成他们的地盘。 除了鼓励民间组建自卫队向西伯利亚一带渗透外,朝廷还会陆续在这一地区建立若干个大型的劳改垦荒农场,将重刑犯及其家属发配到这一地区废物利用,让他们承担起开发西伯利亚的先驱任务,免得留在关内浪费资源。 眼下大明每年退出现役的士卒近二十万,这其中只有四五万人是可以被朝廷直接解决工作和待遇的。 剩下的十几万人,需要自谋职业。自建或者加入垦荒自卫队和海外拓殖公司,对过惯军旅生活的退役士卒来说是个不错的选项。 相较于需要远赴海外的拓殖公司雇佣军,漠北虽然荒凉和偏远,但毕竟能直接走过去,所以自政策推出后,退役士卒对这门营生响应还是很积极的。 两三年时间,已有数百支大小队伍涌向了漠北。他们沿着黑龙江以北,直至剑河流域建起了大大小的垦荒据点。 将以前的罗刹人武装力量,尽数驱逐到了剑河以西。如今剑河流域以东,很少再能见到成规模的罗刹人据点了。 这就是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优势,要是以正轨军的方式控制这一地区,所需的人员和经费难以想象,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到这样的效果,也很难说。 毛胜勇是一名退役的排长,本来他是能够转业到地方的行政部门做个小官员的。 刚退役的时候,他确实是到了一个镇子上做了半年的巡检司副巡检。但干着干着他就觉得没什么劲,地方上的工作就是衙门不大破事多,条条块块全是上官和人情。 在军队,管理关系是清晰明了的,可地方上只要职位比你高一点就能管着你,时不时得要受夹板气。 感觉当这个麻雀官太过窝囊,毛胜勇一时意起,直接交了辞呈,联络了十来个曾经的属下和战友,组建了一个自卫队,跑到了漠北闯事业。 自卫队刚建的时候,人员加起来才二十几个。可他们就是大着胆子来到了剑河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