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《每日银幕》和法国场刊倒是没把《寄生虫》排在第一,不过分数也高得离谱。 《每日银幕》给了《寄生虫》3.4的高分,排在所有电影第三位,仅次于《托尼·厄德曼》的3.7和《帕特森》的3.5。有三位影评人或团体给出了最高的4颗星,其他都是3颗星。 口碑很好的《毕业会考》和《她》也拿到了3.0的高分,多兰的新作《只是世界尽头》只拿到1.4分,位列倒数第二。倒数第一当然是西恩·潘的《最后的模样》,评分只有0.2,有两位影评人给了1星,剩下都是x…… 法国场刊的评分和《每日银幕》差不多,给了《寄生虫》3.5分,排在第二位,超过了《帕特森》的3.4分,第一还是《托尼·厄德曼》。后两位没有悬念,依然是《只是世界尽头》和《最后的模样》。 许愿的心情不算太好,《寄生虫》的评分太高,得奖的概率就降低了不少,有时候评委会特意回避影评人的观点,这样才会显得他们专业。这届戛纳的9位评委中有5位是演员,很容易被导演们操控,而导演最讨厌的就是影评人。 演员评委通常会从表演空间和表演呈现的方面去评判,爆冷的机会就更大了,这对许愿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,《寄生虫》他一直在炫技,演员的表演只是锦上添花,并没有那么出彩…… 陈婕当然知道许愿在担心什么,开口安慰道,“戛纳的爆冷几率不像柏林和威尼斯那么高。去年《刺客聂隐娘》和《卡罗尔》场刊并列第一,分别拿到了最佳导演和影后;前年场刊第一的《透纳先生》拿到了影帝,场刊前三名都拿了奖;再往前一年场刊第一是金棕榈得主《阿黛尔的生活》,前五名全部拿奖。所以我们的机会还是很大。” 许愿当然能听出陈婕是在安慰自己,“公关的进展如何?” “非常顺利,三个公关公司已经开始接触评委了,没有坏消息。” 许愿的心思稍安,“让他们把精力放在最佳导演上,后面有什么行程?” 陈婕应下,“晚上参加《盗墓笔记》的酒会,明天接受国内记者采访。” 许愿点头,《盗墓笔记》是乐视今年主打的商业大片之一,他们对这部电影很有信心,目标直指海外市场,不然也不会跑到戛纳来宣传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