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六章 争议-《影帝从天降系统开始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许愿到底还是没赶上第一期的《圆桌派》录制,首尔的地下室出了点儿问题。

    希杰找的地下室倒是挺符合许愿的要求,但地下室窗外没有其他人家,这样镜头就拍不到生活气息,只能临时搭建。

    可搭建倒是没问题,不过要许愿全程看着,不然搭出来不符合他的要求,就全白费了。

    就这样许愿在偷国多待了10多天,才把所有的建筑和布景都定下来。工作人员继续按照许愿的要求搭建,许愿自己则是赶回北平,参加《寄生虫》的首映,顺便录制一期《圆桌派》。

    《寄生虫》的首映式许愿没准备大搞,就邀请了一些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和媒体,宣发规模也是最小的。许愿的心里特别有b数,他根本就不指望这种文艺片能卖多少票房。

    事实也是如此,《寄生虫》上映一个星期,累积票房才5000多万,除了许愿的狂热粉丝以外,真的没多少人去看文艺片的。

    出乎许愿预料的是《寄生虫》的口碑并没有他预想得那么好,瓜瓣的评分只有7.5分左右,与许愿的预想有些落差。

    仔细研究了一下,许愿发现大部分差评都集中在电影的逻辑上,这次倒不是逻辑帝故意找茬。

    他们分析的逻辑问题是,如果一个家庭四口人,儿子学习挺好,女儿有点美术天分还会ps,爸爸会开车,妈妈会做饭,他们为什么会混得如此之惨?住地下室就不说了,用得着全家躲在家里折披萨盒吗?

    这确实是许愿和梅锋考虑不周,他们都陷入了一个主观误区,《寄生虫》这个剧本许愿抽出来的时候就是偷国版的,电影里的剧本逻辑和社会背景都是偷国的,而不是华夏。

    在偷国这种情况就比较正常,偷国的失业率非常夸张,偷国版本的《寄生虫》剧本里有这样一句话,“一个警卫职缺,都有500个大学毕业生去应征。”

    这候 17B* O*m 章汜。偷国虽然是个发达国家,但底层人民的生活并不轻松。据世界经合组织统计,偷国的年轻人失业率高达20%,是组织里所有国家最高的。

    虽然偷国60%的人都接受过大专以上的高等教育,但每年依然有30%的考生选择复读,因为只有高学历才能找到工作,在《寄生虫》里基宇连续重考四次的原因就是如此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