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最后一部入围的华夏电影是湾湾的《小孩》,导演于伟珊也是新人,整部电影最有名的应该是柯宇纶,他演过《一一》、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》、《愈快乐愈堕落》、《色·戒》和《一页台北》,不过全是配角…… 许愿坐在台上,基本上把回答问题的机会都让给了演员,他低调的就像一个工作人员。 直到观众提问的时候,有一个人专门抓着许愿提问,情绪非常激动,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。 听翻译说完,许愿才明白,这观众对寄生这个概念很感兴趣,但和电影里李家寄生在刘家不同,他说的是日苯啃老的问题。在寄生这一点上,日苯啃老族和李家有点儿相似。 同样是有手有脚又正值壮年,在日苯不仅是20岁、30岁的人会啃老,更存在一个“5080”现象,简单讲就是50岁的人还在啃80岁的父母,而且不在少数。这个观众想问许愿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。 许愿能有个屁的看法,他对日苯这种现象完全不了解,也不想了解。而且啃老和许愿想表达的阶级问题也没什么关系,沉吟了片刻许愿才开口说道,“我想表达的就是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状况,至于如何解决,还要靠大家的努力。” 许愿说的完全是罗圈套话,这时话筒又被另一个观众抢走了,“导演,我觉得电影开篇的时候那个镜头非常出色,能说一下你是怎么考虑的吗?” 许愿乐了,这个问题就专业得多了嘛,接过话筒就开始吹x,“这个就要从阶级对立说起了……” 吹了一通,许愿感觉全身舒畅,又把话筒交给了倪大宏,让他们接受采访。许愿心里有数,演员想要通过《寄生虫》得演员奖是完全没希望的,剧本里每个人物都是导演的工具人,根本没有让他们发挥演技的余地。 10月31日,第28届东京电影节闭幕。 许愿的心中毫无波澜,《寄生虫》在日苯放映了3天,他也抽空把入围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大概看了一遍。 实话实说,许愿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对手。唯一有点儿竞争力的是一部巴西电影,《尼斯:疯狂的心》。虽然故事还不错,可这是一部传记电影,导演的手法和功力并没有任何出彩的地方。再加上角川映画的公关,许愿就算拿不到东京樱花大奖,也能拿到一座最佳导演。 果不其然,许愿凭借《寄生虫》斩获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两项大奖。至于包贝儿主演的《我的青春期》自然是什么都没捞到。 其他参加东京电影节的华夏电影除了《告别》拿到一个国际交流基金亚洲中心特别奖以外,全军覆没。 评委会主席布莱恩·辛格在给许愿颁奖时激动地说,“《寄生虫》的胜出是毫无疑问的全票通过,我们几位评委都被许愿导演讲述的故事所震撼,真是一部令人难忘的好电影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