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《致青春》的剧本粗看下来非常散乱,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。 虽然电影讲得是青春,但青春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词,到底什么是青春?这需要具体的故事来延伸,但《致青春》的剧本这方面显得非常薄弱。 许愿的感觉就是故事性太弱,编剧什么都想说,最后什么都没说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看起来很累也很乱。 许愿知道这也不能怪李墙,《致青春》里的出场人物实在太多,一部电影也就120分钟,根本讲不完,所以铺垫都被他砍掉了。 这就导致了《致青春》的故事线缺乏起承转合,没有大事件支撑。这一点好莱坞就做得非常好,他们的青春片一般都会有一个学生会主席或者拉拉队队长来当主角,换成学校的体育明星也适用。 反正必须要有个风云人物,内部事件也简单,校园霸凌和多角恋什么的都给他整上。然后再来一个够大的外部事件,比如大型比赛或者大型考试什么的,总之就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最后圆满成功的那种。电影结尾弄个大团圆结局,皆大欢喜。 可《致青春》不是,没有什么外部大事件,硬要说有毕业找工作勉强算是个大事件吧,可没有那种大家同心协力一起完成的快感。 内部多角恋倒是搞得飞起,人物关系给许愿都看麻了。李墙还把原著的结局给改了,郑薇没和林静走到一起。最后结局陈孝正在海洋馆想向郑薇求婚,勉强算是大团圆吧。 剧本里的伏笔还非常多,又没展开来写,全靠观众自己想象。这也是国内编剧的通病,尤其是老一辈的编剧,写剧本的时候喜欢意会…… 当然李墙功力深厚,伏笔写得挺好,而且每一个人物的坑他基本上都填了。 比如郑薇初入职场时严厉批评下属做事要认真,对比的就是上学时陈孝正在自习室批评郑薇写作业不认真。 还有最后郑薇因为施洁放弃了林静,李墙在剧本里也有过暗示。阮莞为了见赵世永出了车祸,算是死在了追爱的路上。这件事触动了郑薇,所以她才会去找林静,想要和他结婚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