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建安十三年,七月。 以郭嘉遗计成功平定辽东,诛杀乌桓王,统一北方的曹操。 将目光放到了南方。 志得意满的曹同志亲率大军二十余万,浩浩荡荡,朝荆州而去。 同年,荆州牧刘表病死,遗命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。 曹操大军压境。 荆州本地士族不敢阻挡,便劝刘琮投降曹操,刘琮同意。 九月,曹操至樊城,刘琮遣使奉送投降文书,迎曹操入荆州。 而此时的刘备,正屯兵于荆州附近的新野,听闻曹操大军降至,抹了抹脚底,正准备发挥他的老本行——跑路。 却不料,一场大雨,江水涨潮,直接将刘关张三兄弟带到了诸葛寻所在的海岛之上。 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,赵云千辛万苦找回了刘备等人。 这固然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情。 但不得不说的是,逃跑的最佳时机,俨然已经错过了。 “主公,如今曹操兵锋迫在眉睫,该如何是好啊?” 弃船上岸后,赵云整顿士兵后,马上就来向刘备汇报了。 “子龙莫慌,天无绝人之路,一定会有办法的。” 刘备倒是非常乐观。 拍了拍赵云的肩膀,安慰道:“之前数次战场局势的凶险,也不比今日局面更好,但我们还是挺过来了,如今又得了诸葛先生,一定会有办法的!” 言罢,刘备望向身旁的关羽和张飞,问道:“先生如何了?在军需处可还待的舒服?” “俺也不知道怎么了这是,好好的军师祭酒不当,非要去当什么粮草官,我看这诸葛先生啊,还是跟大哥不是一条心,问他作甚!” 张飞别过了头,明显有些情绪。 关羽则抚须不语,没有发表任何意见。 “也罢,就让诸葛先生好好休息吧,相信先生一定有自己的想法,等他什么时候愿意出山,我再去请教吧。” 刘备拍了拍两位义弟的肩膀,各自安慰了一番,回到了中军帐内。 “拜见主公!” “见过主公!” 进入中军帐。 两名中年文士模样的人早已经等候多时了。 左手边那人,名叫孙乾,字公祐。北海郡人。是黄巾之乱后就追随刘备的幕僚。 被大儒郑玄推荐而来。 右手边那人,名叫简雍,字宪和,和张飞是涿郡老乡,他年少就和刘备相识,从刘备起兵之初就跟随在他左右。 孙乾激动道:“我早说主公吉人自有天相,一定会平安无事的!” 赵云护送刘关张回营时,早已经派了白耳兵先行,将这个好消息传了回来,以安军心。 因此孙乾和简雍早已经等候多时了。 “主公这两个月以来,可有受什么罪过?” 简雍则关切问道。 刘备三言两语,将海岛之上的事情几句带过,重点提及了岛上运回来的物资,至于诸葛寻,因为摸不准他是否愿意留下,所以并未提及。 “原来那岛上还有如此多的神物,那神果土豆,当真能亩产三千斤?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