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赵云率荆州兵马,攻打南阳数日,不克。 徐晃也是有名的老将,自然不会给赵云机会。 战争打到如此地步,基本上都是在比拼国力。 双方都在竭尽所能。 真正的突破口,刘禅认为不在南阳,兖州也很难。 司马懿心思缜密,不会留下任何破绽。 他坚守的城池,刘禅真的不想攻打,他已经能够预料到损兵折将的场景。 因此。 刘禅下令,打造船只,做出渡河作战的姿态。 洛阳距离邺城,只有河内之隔。 只要汉军有攻打河内的迹象,那么司马懿必然会采取行动。 毕竟邺城是魏国国都,和“围魏救赵”的道理相似。 无论如何,司马懿都是需要救援的。哪怕河内的魏军,足够抵挡汉军。 司马懿也必须采取行动! 否则曹叡怎么看他? 刘禅等的,就是司马懿采取行动。 他窝在兖州,又怎么会给刘禅机会。 只要司马懿的部队动弹起来,刘禅才能针对南阳,采取措施。 于是。 军中匠人,昼夜不停地打造船只,准备渡河。 魏国斥候,自然掌握这个重要的情报。 邺城震恐! 汉军掌控了洛阳,也就掌控了黄河上游。 通过大河,他们可以北上攻打河内、邺城,亦或者顺流直下,攻打兖州东郡等地。 这是重要的战略要地! 秦、汉都是由西向东征讨,逐渐一统。正是因为占据了长安、洛阳后,选择也就多了起来。 从洛阳地区出兵,可以攻打多个地区,但外边的军队,却很难攻打进来。 毕竟各种关口的防御能力,都很不错。 魏国,已经彻底陷入被动! 曹叡失去了大片的税收领地,国力也在逐渐地衰退。 此消彼长之下,邺城越来越危急。 他只好调动曹真的兵马,走出并州,防御河内。 “大魏……怎么突然就如此了?” 曹叡百思不得其解。 张郃已经战死了,他没办法问责。 至于郭淮,仍然关押着。 曹叡很想杀人,但为了军心,他忍住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