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就不得不提各国的兵制问题了。 魏国雄据北方,但很多地区,实际上是属于豪强管理的。 最典型的就是臧霸的青州兵了,曹操晏驾后,立即爆发了冲突,留下了祸患。 在曹操时期威震天下的青州兵,到了曹丕手中,就彻底湮灭了,几乎销声匿迹。 因为曹丕要掌权,削弱了臧霸的实力,并且派遣曹休督青、徐。 更没有臧霸什么事了。 江东的兵权也很有意思,采取“授兵制”与“奉邑制”。 “建安七年,权表治为吴郡太守,行扶义将军,割娄、由拳、无锡、毗陵为奉邑,置长吏。” 这是将四县,交给朱治为奉邑,给他养私兵。 “拜(程普)裨将军,领江夏太守,治沙羡,食四县。” “拜(吕范)裨将军,领彭泽太守,以彭泽、柴桑、历阳为奉邑。” 等等。 都证明了一件事,江东是私兵制! 孙权要打仗的时候,需要集结各将军的兵力,再统一调配。 这也是合肥之战,他十万大军被张辽分割的原因。 各自为战! 真正的配合很少。 如果刘禅想让西凉骑兵,为汉室尔战,又想白嫖,只能承认这些部落首领的地位,实际上兵力也还是属于他们。 相当于,他们是汉室治下的“小诸侯”。 刘禅在乌戈郡执行的正是这种模式,给予大姓募集私兵的权力。 但这是为了开疆拓土。 西凉自古以来,都是汉室的领地,刘禅不可能容忍小诸侯的存在。 但这支骑兵,他要掌控在手中,所以必须和部落首领们达成协议。 让这支骑兵,真正属于汉室,只听从汉室的号召,从部落中,剥离出来。 “诸位放心!汉室不会巧取豪夺,而是给出令诸位满意的价格。”刘禅望着众人,神色淡然。 “殿下,您打算怎么做?”苏衡询问道。 “第一,汉室将成立一支骑兵,编制在一万人,这一万人,从西凉各部抽取。” 刘禅的第一句话,立即引起邻戴、麴英等首领的不满。 这可是一万骑兵! 包括战马和骑士。 汉灵帝时期,他们也不过出两三千骑罢了。 现在增加到一万,属实是在为难他们。 “第二,朝廷将会向这支骑兵,发放足够的俸禄,一年五十万石。” 五十万石? 众部落首领议论纷纷,似乎在计算着什么。 按照大汉目前的生活水准,一名甲士一年所食用的粮食,是三十石。 五十万石,每个士卒一分,平均每人会获得五十石,能够养活两个人。 “五十石只是普通骑兵的俸禄,伍长六十石,什长八十石,伯长一百石,都伯两百石。如果骑士牺牲了,会一次性获得一千石的抚恤。” “这些都不包括功勋的赏赐,一次战役中斩首一级,获得十石~二十石不等的奖励,往后朝廷会制定出严格的标准。” 刘禅给出了极其丰厚的俸禄,一般的小吏,也不过是这样的俸禄。 大汉高官两千石,已经是千万人之上。 “第三,编制可以由子孙继承,如果不愿意,可以优先推举。” “第四,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的,朝廷直接封赏牧场、土地。不要害怕牧场不够,曾经匈奴、乌桓、甚至鲜卑的牧场,都可以属于你们!” “第五,如果有骑士带战马从军,朝廷奖赏一百石粮。” …… 刘禅罗列了很多条件。 关兴、张苞听了都瞠目结舌。 汉景帝时期,大概养了四十万匹战马,所耗费的钱财无数。 汉武帝建设骑兵,更是耗费了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。 这才有了十几万骑兵冲锋的壮举! “夫一马伏枥,当中家六口之食。”——《盐铁论》 “军马一月之食,度支田士一岁。”——《赵充国传》 现在刘禅也要组建规模骑兵了,所需要耗费当然也是天文数字。 所幸屯田所带来的巨大收益,能够支撑起这样的消耗。 这一万骑兵只是开头,接下来他还要购买一万匹战马,训练汉军骑兵,组成一支两万人的精锐。 就目前而言,西凉很可能拿不出这么多战马。 不过刘禅可以向东北,与鲜卑进行贸易。 这就是西凉的战略意义所在。 两万骑兵,足够汉室应对一些麻烦了。 苏衡、邻戴、麴英等人,深思熟虑良久。 刘禅也不打扰他们。 这是一笔买卖! 此前的官府,都是直接征召兵役,好歹刘禅给了俸禄,以及晋升的通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