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除了要躲避追兵,还要堤防毒虫野兽,没有一天睡好觉。 “下次还敢反叛吗?”刘禅淡然询问。 孟获“砰砰”磕了几个响头,恨不得磕出一个坑来。 “不敢了,再也不敢了。” 他热泪盈眶,号啕大哭,情绪完全失控。 众将见状,纷纷松了一口气。他们知道,这场战斗终于结束了。 南中彻底平定! 然而,对于南中大姓而言,真正的血腥战争,才刚刚开始。 早在刘禅进攻乌戈王城之前,爨习便回南中号召各大姓南下。 乌戈郡,将成为他们新的领地。 起初大姓非常不愿意,南中已经足够贫困了,为何还要去乌戈郡吃土? 这完全不符合他们的利益。 直到爨习说出了条件,他们才怦然心动。 “诸位,咱们是移民实边,响应朝廷的号召。” “公子答应咱们,所有迁徙至乌戈郡的大姓,都可以在边境立碑,为万世所铭记。” “由大姓组成的各县县官,都由我们自己人推选。” 爨习慷慨激昂,将诸多条件都说了出来。 这是刘禅给出的承诺,细节有很多,但主要有以下几点。 乌戈郡将由大姓“自治”,太守、县官只从大姓中推举。 每个大姓都有一定的名额,推举出来后,前往成都精习四年。 朝廷会确定这些人的具体职务。 这也是无奈之举,想让大姓守边疆,不给他们吃肉怎么行? 南中地区经过几百年的文化输出,都没有完全融合,更何况没有汉人生存的乌戈郡? 而大姓迁徙后,南中地区将没有任何肇肘,刘禅可以施展拳脚。 等到一统天下后,他想收了乌戈郡的权,也是轻而易举之事。 大姓多了,就不可能铁板一块,刘禅有无数的办法分化他们。 不得不提的是,爨氏在南中的确很有威望。 在谈妥了条件后,他们的族长纷纷前往乌戈王城,拜访刘禅。 他们要亲耳听到刘禅的承诺,光是爨习一张嘴,不足以让他们信服。 刘禅接纳了他们,并且额外承诺给他们赞助。 大姓私兵合法化! 只要大姓迁至乌戈国,刘禅将按照他们的迁徙的贡献,给予他们编制,五百到两千人不等。 汉人想要长久治理南蛮,血雨腥风是必然之事。 几千年下来,宗族械斗死亡的人员,不亚于战争。 近代的土客之争,死了百万人。 就算刘禅不给大姓兵权,他们自己也会进行训练。 想在这种艰难的环境生存下去,只能依靠自己。 官府都靠不住! 刘禅只是将大姓“私兵”合法化,给了他们最大的包容、保障。 领地的开拓,非一代人之功,是百年杀戮的奠定! 在刘禅的许诺下,大姓果然怦然心动。 他们所求的权势,刘禅都满足他们了。 纵使有些人不同意,族中有反对的声音,但在野心家的催化、努力下,这件事一定会促成。 于是,初步策略定下来了。 官府将分化南中,设置七郡,分别为牂柯、越嶲、朱提、建宁、永昌、云南、兴古。 益州郡改为建宁郡,分建宁、越嶲置云南郡。又分建宁、牂柯置兴古郡。 并且在南中地区,设置五部都尉。这五部都尉组建的兵团,即为“无当飞军”。 至于乌戈郡,刘禅划分了五县,分给各大姓。 这五县之地,将成为汉人扎根乌戈郡的地点。 至于乌戈各部,任何反对的声音,都会被压下。 为了稳定乌戈局势,刘禅、诸葛亮上表成都,任命李恢为平南将军,率三万众常驻于乌戈王城。 乌戈王城舍弃南蛮语的叫法,改称武敢县。 在大姓迁徙期间,十万汉军继续驻扎武敢。 刘禅命关兴、张苞、赵统、赵广等人,亲自为大姓训练军队,维持他们的战斗力。 此事利大于弊。 刘禅不可能因为一些小状况,就发动南征。 乌戈郡大姓需要自己解决麻烦! 刘禅盛情地邀请乌戈各部走出深山老林,与大姓同居,只不过收效甚微。 于是,他让孟获迁徙一些南蛮部族过来,作为大姓的盟友。 乌戈郡复杂的势力划分,在刘禅的一拍脑袋下,形成了。 诸葛亮完善了一些细节,将统治稳固下来。 第一百六十一章:孟获七降,乌戈郡成立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