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恭迎王上!” 伴随着第一声呐喊,百官齐声呼啸: “恭迎王上!” 刘备从王辇中一步步走出来,每一步都极具威严。 一次次作战的胜利,奠定了汉中王的“武功”,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刘备能够中兴汉室。 在万众瞩目之下,刘备来到群臣面前,朗声道: “众卿平身。” “谢王上!” 这时候,百官才注意到刘备身后的汉中王世子,刘禅。 “这是世子殿下?” “器宇轩昂、劲秀不凡,不愧是王上之子。” 群臣嗡嗡议论,宛如惊雷炸响。 毕竟刘禅还很年轻,出征将近两年,模样有了很大的变化。 这份变化来自心志、毅力的蕴养,愈发有了名将之姿。 “王上凯旋归来,可喜可贺啊。”诸葛亮迎了上来,与刘备叙话。 “孔明殚精竭虑,保我后方无忧,备感激不尽,请受备一拜!” 刘备拱手行礼,惊得诸葛亮连忙回礼。 就在君臣二人叙旧之时,有一名青年才俊站了出来,朗声道: “麻烦各位让一让,吾有要事,向汉中王请教。” 刘备定睛一看,竟不识得此人,只觉得此人一身儒雅,必是刻苦读书之辈。 “孔明,这是何人?” “回王上,此人是谯周,熟读五经,深研书礼,知晓天文,曾求学于亮。”诸葛亮恭声道。 刘备心神一震,以诸葛亮的眼光,能够如此评价一人,必是英才。 于是,他挥了挥手,示意让谯周靠近。 没想到谯周刚靠近,便给群臣炸响一道惊雷。 “愿王上收敛好战之心,与民更生,施恩于天下!” 汉军连战两年,导致蜀中各业凋零,已经影响了民生。 益州疲弊啊。 若不是这些年蜀中大力发展农业,开荒、以农家肥耕种、推广占城稻等等,百姓早就出现了动乱,甚至饿死。 “王上!” “这两年时间,益州百姓没有添过一件新衣,为了支援汉军北伐,倾家荡产。” “沉重的赋税、劳役快要压垮他们了,还请王上休养生息,以待天时。” 谯周字字慷慨,泪落满襟,让飘飘然的刘备,忽然坠落地面,脸颊生疼。 刘备本就是仁义之君,听到这些话直接破防了。 “先生言之有理。” 刘备招呼谯周过来,细细详谈,仿佛发现了宝藏一般。 谯周学识过人,引经据典,很快得到了刘备的赏识。 刘禅却极为无语,没想到这位“带投大哥”,还有如此热血的一面。 不过刘禅旋即便想明白了,这是儒家子弟惯用的出仕伎俩。 驳斥君主! 不管怎么样,谯周都能狠狠地刷一波威望。 实际上也是如此,谯周一举成名,未来前途不可限量。 作为蜀中大儒,号称“蜀中孔子”,谯周的业务水平超出了刘禅的估计。 流水的主公,铁打的世家。在这样的天下大势之中,创业也是具有风险的。 世家、儒家都不可信,真正能够依靠的,只有自己! 第(2/3)页